聊斋专属传奇目录

楼主你好,李金铭在该剧中饰演《恒娘》单元中的女主恒娘。
该单元将在第十五集开始,也就是说,李金铭会在第十五集出场。
如有帮到你,还望采纳,多谢。

第一类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
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
此类故事情节大多为富有才情的书生或公子在打发孤独寂寞的读书生活过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
两人一见钟情后,由于各种原因又暂时分别,此后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学者指出,联系蒲松龄的个人生活情况,有理由认为这正是由他自身孤独寂寞的际遇而生发的幻想。
蒲松龄大半生都是离妻别子,孤身一人在缙绅之家坐馆教书。
他在长期寂寞孤苦的独身生活中产生了希求艳遇的幻想。
然而他的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便假借鬼狐故事聊以自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大致相仿,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各有千秋。
婴宁天真无邪,青凤温柔羞涩,连琐才华出众……均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们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却无妖鬼之气,而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
在她们身上寄予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
她们不外乎都是才貌双全,温柔良善,坚贞而痴情,具有女子优良的品行。
她们选择爱人,也不以身世门第论高低,而是重在以才德取人。
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够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作自我牺牲,冲破现实的层层阻隔,最终和爱人团圆。
第二类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
友情故事也是蒲松龄看重的一部分,如《叶生》、《田七郎》、《娇娜》、《蛇人》等。
第二类故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内容上都各有不同。
《叶生》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篇作者感怀身世的自况之作。
同时,这个故事也讲述了叶生报答知遇之恩的故事。
《田七郎》报的不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却是朋友的扶助之义。
《娇娜》故事中尽管也有爱情故事,但是友情故事也是一条主线。
这是一种有别于同性情谊又异于夫妻情爱的男女之间的友谊。
而《蛇人》则是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友情,以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深厚情谊来反衬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第三类故事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
这类故事虽然多写鬼怪狐妖,但实是借此来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
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抨击朝廷腐败黑暗,豪强仗势欺人,民冤深重而不得伸,最后只能采取极端手段或是借助鬼狐仙怪的法力或是以牺牲复仇者生命为代价,才使善恶得果报,如《席方平》、《梦狼》、《红玉》、《商三娘》等。
《席方平》写了席父得罪了富豪羊某,羊某死后买通阴间官吏,将席父掠至阴间。
席方平赴阴间为父伸冤,连告三级,均以失败告终。
原来冥间官吏早已被买通,他们贪赃枉法、狼狈为奸,毒打含冤未白的席方平。
虽讲的是阴间的故事,但是影射当世之意相当明显。
《梦狼》则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员冷酷凶残的虎狼本相。
而《红玉》讲述了一个叫红玉的狐女帮助自己爱人惩罚恶人的故事。
至于《商三娘》则更为惨烈,是一个弱质女流为了复仇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二是揭露科举弊端和科场腐败,也表达了科举失意的无奈和不平,如《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续黄粱》等。
此类故事多以讽刺的手法来表现。
《司文郎》、《贾奉雉》均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主考官昏聩无能。
而《王子安》、《续黄粱》等则展露了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连在梦中及第都不得的可悲可怜,最后也许只能像《罗刹海市》中所说“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画皮》讲述了厉鬼披上人皮伪装成为美妇来吃人的故事。
国家博物馆藏。
第四类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骂鸭》、《雨钱》等。
此类故事教育训诫的意味很浓,但是总体看来却不流于僵化的说教,而是寓庄于谐、发人深省。
《崂山道士》嘲笑了一些人得了一点小利便贪得无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以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的丑态。
《画皮》则讽刺了因贪图美色而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愚人。

■《聊斋》
《陆判》、《阿宝》、《小倩》、《画皮》、《小谢和秋容》、《小翠》
■《聊斋2》
《胭脂》、《义犬》《粉蝶》、《莲香》《罗刹海市》、《婴宁》
■《聊斋奇女子》
《侠女》、《辛十四娘》、《连城》、《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