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米鱼目录

感觉嘴2113很像,米鱼。
米鱼,一作鮸鱼(音miǎn),形似鲈鱼5261,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
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4102中央1653有一纵行黑色条纹。
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
其余各鳍灰黑色。
大米版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权腹部浅弧形。

体侧扁,略延长。
口腔内为鲜黄色;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
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灰白。
背鳍灰黑,软条的基部具数列小圆鳞,占软条高度的1/3。
尾柄细长,尾鳍楔形。
喜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
能以鱼鳔发声,性凶猛。
白天下沉,夜间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区游向近岸作生殖洄游。
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米鱼的成体一般通常体长50厘米,重2千克左右,大者可达80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体长为体高的3.4—4.2倍,为头长3.4—3.7倍。
大米鱼的头中等大小,略侧扁,较尖突,长着圆鳞。
头长为吻长4.1—5.2倍,为眼径5—5.4倍。
大米鱼的眼睛较大,位于头前半部上侧,眼圈大,眼径略小于吻长,眼膜透明度高,红而明亮,眼间隔等于或大于眼径。
米鱼长有2个稍圆的凸鼻孔,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长形,紧挨着眼睛。
大米鱼的口大而微斜,上下颌约等长,口闭时上颌微突。
上颌骨后延,伸达眼之后缘下方。
米鱼的吻短而钝尖,吻褶边缘游离成吻叶状,吻上中央具一小孔,上行数孔不显著。
米鱼的上颌外行牙较大,呈犬牙状,口闭时大部外露;内行牙细小,呈牙带:下颌内行牙扩大,也呈犬牙状,外行牙小,有带状牙群。
米鱼的唇较厚,口腔灰白色。
舌发达,游离,有4个颊孔,前方2孔细小,后方2孔呈裂缝状。
中央的领孔及内侧的颠孔呈四方形排列,没有颌须。
米鱼的鳃孔很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接。
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上缘有一个扁棘。
有7条鳃盖条,还长有假鳃,鳃耙细长。
大米鱼除吻部及鳃盖骨被小圆鳞,颊部及上下颌无鳞外,全身都长有栉鳞,鳞片细小,表层粗糙,各鳍基部长有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的二分之一长有小圆鳞。
尾部小鳞伸达尾鳍的中部。
大米鱼的两个背鳍连在一起,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较腹鳍的起点稍稍靠后,鳍棘部和鳍条部有一个较深的缺刻,背鳍前部的鳍棘上缘为黑色,后部鳍条的中央有一条纵行黑色条纹;胸鳍尖长,比腹鳍长,基部黄色,边缘黑色,胸鳍腋部上方还有一个暗斑;臀鳍长有2条棘;尾鳍呈楔形,基部为黄色,边缘颜色稍浅。
米鱼长有9—10条鳍棘和28—30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鳍棘最长,约为眼径1.7—2倍。
臀鳍起点在第13—14背鳍鳍条的下方,长有2条鳍棘和7条鳍条;臀鳍的第二棘细长,约为眼径1—1.3倍。
大米鱼的体腔中等大小,腹膜灰黑色。
肠粗短,在腹腔中盘绕两次。
胃呈长囊状。
有5个长而大的幽门盲囊。
鱼鳔很大,呈圆锥形,前端不突出,呈短囊状,后端尖细,鱼鳔侧长有34对侧肢,每一侧肢具背分枝及腹分枝,背分枝和腹分枝又分出细密小枝,交叉成网状。
脊椎骨有24—25块。
鮸鱼体延长而侧扁,背、腹部浅弧形,一般体长45~55厘米、体重500~1000克,大的个体可达10多干克。
头小尖突,吻短,钝尖,口大而微斜,端位,上下颌等长。
体被栉鳞,鳞片细小,表层粗糙,头部被圆鳞,颏孔4个,无颏须。
中央颌孔及内侧颌孔呈四方形排列,无颌须。
上颌外行牙和下颌内行牙扩大,呈犬牙状,内面小牙成带状群。
眼圈大,眼膜透明度高红而明亮。
体背和上侧面灰褐色,腹部为灰白色。
背鳍2个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深缺刻。
鳍棘上缘为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基部黄色、边缘黑色;臀鳍具2棘;尾鳍呈楔形,尾鳍的基部为黄色,其边缘颜色稍浅。
渔获体长15~70厘米。

主料
米鱼
1000g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糖
适量
生抽
适量
姜
适量
蒜
适量
辣椒酱
适量
葱
适量
料酒
适量
步骤
1.米鱼块用盐、姜片、蒜末、料酒腌约2小时
2.准备姜片,蒜末,辣椒酱,葱
3.热锅放油
4.放入姜蒜辣椒葱爆香
5.放入米鱼块
6.翻炒,捞出葱
7.加料酒,适量生抽及糖翻炒
8.加适量水煮熟,出锅前放葱
9.装盘
小贴士
鱼容易沾锅,可以边炒边加料酒。